在中国农村,宅基地主要是指农村居民的住宅用地,是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的基本依托。因此,如果夫妻双方在离婚后要分割宅基地,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第一步,了解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通常情况下,宅基地使用权归属于宅基地的所有人,也就是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集体。个人只能拥有宅基地使用权,但是不能卖给他人。因此,离婚后的宅基地分割,需要通过法律手续,由村委会或有关部门协调处理。
第二步,制定分割方案:夫妻双方应当制定宅基地分割方案,包括分割比例、分割时间和方法等,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分割方案需提交给属地农村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第三步,协调与处理:离婚后,村委会或有关部门应当协调夫妻双方,按照分割方案进行处理。如果夫妻双方协调不一致,可以通过法律手续进行调解。如果还无法解决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步,办理过户手续:当宅基地分割完成后,夫妻双方需要将自己获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办理过户手续。这需要将双方的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和结婚证等材料准备好,提交到有关部门进行办理。
总之,在农村宅基地离婚分割中,夫妻双方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分割方案,并通过村委会或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处理,最终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的过户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