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任何人以个人名义或他人名义侵占公款或公物,或者在担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期间,挪用公款或者公物,或者以权谋私或者违法规定获取活动经费、福利待遇以及其他财物的行为。
如果发现有人涉嫌挪用公款,需要依法起诉,以下是起诉挪用公款需要的手续:
1.报案:如果你发现有人涉嫌挪用公款,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以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2.调查取证:公安机关要对被告人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深入调查,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如财务账簿、单据、银行流水等。
3.立案侦查:如果公安机关查证,证明被告人存在挪用公款的行为,将对其立案侦查,进行司法追究。
4.提起公诉:如果经过立案侦查,发现被告人确实存在挪用公款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会向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5.开庭审理:公诉起诉之后,法院将会安排开庭审理。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都可以在庭审过程中进行证言、审理和辩论。
6.判决:经过庭审,法官将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对被告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进行判决。如果被告人被判定有罪,将会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总之,要起诉挪用公款,需要经过严格的制度程序和程序规定。只有在有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规定下,才能顺利地起诉和判决挪用公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