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和个人拥有的土地中,用作农户住房和生产生活用房的土地。在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中,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都是由政府和集体组织共同协调管理的。下面就来分别介绍一下:
一、宅基地的位置归属
宅基地的位置通常是在农村集体用地或者农户自有土地中,所以归属也就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体用地的宅基地,一种是自有土地的宅基地。
对于集体用地的宅基地,管理机构便是村委会和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建设方案以及审批也需要先由村委会进行初审,再由上级部门进行终审。
对于自有土地的宅基地,则要依据当地规定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持有者提出申请,由村委会完成审批程序,通过后就可以建设了。
二、宅基地的管理归属
宅基地的管理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体所有的宅基地,管理机构就是村委会和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在村委会的引导下,农村土地管理部门需要指导农民对集体宅基地进行安排合理的利用,不得举行交易出售,同时加大对违法、乱用、闲置土地的治理力度。
对于自有土地的宅基地,则由持有者自行管理,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协助进行指导和监管。
总之,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都需要由政府和集体组织共同协调管理。只有在规范和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民的住房和生产生活用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