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是指没有法人资格,依赖个人经营所得生活的单个经济组织。由于其经营模式以及管理方式的特殊性,个体户在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财务管理松散、难以监管;基础管理不足、容易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和质量问题;经济效益低下、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等等。其中,财务管理成为个体户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容易出现用公款来购买私人物品的行为。
所谓挪用公款,是指以极度不当的方式利用公款,获取私人的利益、保障或享乐。如果个体户在运营过程中,将公款用于购买房屋,不仅属于挪用公款,也涉嫌违规违法。这种行为的主要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运营风险加大
个体户挪用公款购买房屋,会导致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而对于处于经济运作阵痛期的企业来说,这样做等于是给企业增加了一个无法承受的债务负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经营信誉受损
如果个体户挪用公款购买房屋这种行为被公诉或者被财务机构调查出来,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甚至会导致企业被清退、裁撤等严重后果。
三、法律责任承担
如果企业把公款挪用到私人领域,那么就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公款的保管和使用是有法律规定的,企业如果违法使用这笔钱的话,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影响企业的发展
个体户是以小规模和轻型化的方式经营的,但是这类企业也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如果把公款用于购买房屋这种行为被公诉或者被财务机构调查出来,会导致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这类企业的打压加强,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个体户挪用公款购买房屋绝对不可行。企业应该注重财务管理,坚持以道德为基础,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