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程序中,如何分配财产一直是一个争议点。如果房产被查封,离婚协议是否依然有效呢?
首先,需要了解查封的含义。查封是一种保全措施,当法院认为一方可能因行为或其他原因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以采取查封措施保护被查封财产。因此,如果房产已经被查封,那么就意味着该房产的转移、处置和质押等行为都必须经过法院同意才能进行。
那么,被禁止转移、处置和质押的房产是否可以纳入离婚协议中呢?其实,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签订的有约束力的文书,但它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原则。如果离婚协议中涉及到被查封的房产,那么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离婚协议中的分割财产方案必须被法院审核通过,并且法院认为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原则;
二是离婚协议不得违反已经存在的法律规定,如查封措施等。如果离婚协议违反查封措施,那么其效力将被法院否决。
综上所述,如果房产被查封后双方达成离婚协议,那么协议依然有效,但必须在法院审核通过并且法院认为不违反查封措施的前提下。如果违反了查封措施,那么离婚协议无效。此外,在财产分割的过程中,双方也需要注意法律的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原则,以免出现后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