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迁安置中,分割房屋产权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拆迁安置区域的房屋属于国有土地上的房产,因此在分割房屋产权时需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首先,应该确定每个拆迁安置户所拥有的产权面积。产权面积包括室内建筑面积、室外附属面积以及公共部分共用的面积。这一步需要在拆迁安置前由相关部门进行测量和评估,确保公正公平。
其次,对于同一个房屋内多户拆迁安置的情况,可以采用合并产权的方式。这种方式下,同一个房屋的多个安置户合并产权,一起拥有这个房屋的产权,每个户口所占的份额应该按照产权面积占比来分配。
另一种情况是对于一个拆迁安置户拥有多栋房屋的情况,可以采用分散产权的方式。这种方式下,每个房屋都是独立的产权单位,每个拆迁安置户拥有多栋房屋时,按照每栋房屋的产权面积进行分割。
最后,应该明确各安置户间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分割产权后,各安置户可以合理使用房屋并享有相应的权益,如产权证明、产权转让、坐标图、土地证明等。同时,各安置户应当承担相应的房屋维修及使用费用等义务。
总之,针对拆迁安置人分割房屋产权的问题,需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公正公平地确定每个户口的产权面积,采用合并产权或分散产权的方式进行分割,并确保各安置户在使用过程中享有相应的权益和承担相应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