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争议解决的重要方式。随着人们对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法律的不断完善,离婚协议的效力和受限程度越来越明确。那么什么内容可能在法律上被认为是无效的呢?
首先,离婚协议书的解决途径应该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规定,那么这部分内容是无效的。例如,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抚养子女的权利全部归父方,但法律规定子女抚养权是应该由父母共同行使的,那么这项协议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将被视为无效。
其次,离婚协议书中的协议内容要求具体明确。如果内容过于含糊不清,只是简单的陈述意愿,而没有具体的内容和实际操作步骤,那么这部分内容将被视为无效。例如,有一桩离婚案协议书规定:“哪方有能力就由谁来抚养孩子”。这种内容并不能说明哪一方有能力来抚养孩子,没有实际操作步骤,只是简单的口头承诺,将被视为无效的协议内容。
再次,离婚协议书中的协议内容要符合合理性和合法性。如果协议内容涉及到违反公序良俗、社会公平、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事项,那么这部分内容是无效的。例如,离婚协议书中规定离婚前由丈夫强行表决离婚,妻子被迫签署离婚协议。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共秩序,离婚协议书中的规定是不合法的,将被视为无效。
最后,离婚协议书的签署要有真实意思表示。如果有一方存在欺诈、胁迫、误解等情形导致协议的签署不真实,那么这部分内容也是无效的。例如,离婚协议书中规定离婚后由妻子负责供养丈夫的父母。如果妻子在签署离婚协议书时被丈夫威胁、欺骗等导致签署不真实,那么这项规定是无效的。
总之,离婚协议的效力以法律规定为基础,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明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只有这样,离婚协议书才能够真正有效,同时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