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是夫妻在结婚前就一些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务分担等方面达成一致的文书,它的存在可以使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地解决分割财产和债务的问题,而不必走上长期的争吵和诉讼过程。
然而,在我国法律规定下,婚前协议的效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无论在结婚前签订了任何协议,都无法否认一方权利受到侵犯的事实。在离婚的情况下,夫妻双方可以就离婚后的财产划分、抚养子女等达成协议,但这些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且不损害一方已经获得的合法权益。
另外,在我国的《民法典》中也规定了关于婚前协议的法律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婚前协议可以约定夫妻财产的处理方式、债务承担方式和财产赠与。但婚后仍然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协商、共同确认财产的分配方式。”
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婚前协议并非完全无效,而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合法范围内,双方可以达成协议,但在关系到夫妻权益的问题上,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不能损害任意一方的权益。因此,在签署婚前协议时我们要明确双方的权益,并特别注意协议中的条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避免在离婚后协议无法执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