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犯罪的范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金额在1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构成了贪污罪,可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挪用公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则构成了受贿罪,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因此,挪用公款40万元的刑期应该在3年以上10年以下,但具体的刑期要看案情具体情况、是否积极认罪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挪用公款罪犯,法官们通常会根据刑法的规定,并综合考虑罪犯的主观恶性、带来的影响、挪用的金额等因素来确立刑期。如果罪犯能够积极认罪、悔罪、赔偿损失等,也可能会对刑期有所减轻;反之,则可能会加重刑期。
除了刑期,挪用公款的罪犯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除去罚金后,剩余的赃款应予以追缴,供政府使用,罪犯的财产也可能被没收。此外,挪用公款也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相关机构公示,并可能被开除工作或加入黑名单。因此,挪用公款是不可取的行为,希望大家远离此类违法活动,并恪守职业道德,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诚信行为,不做损害公共利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