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用于自己住房和生产生活需要的土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宅基地的范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土地面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宅基地的基本面积为不低于30平方米,但不得超过2000平方米。这部分土地主要用于居住和基本生产生活。
2. 附着土地面积。附着土地是指与宅基地紧密相连且不影响邻里关系的土地。这部分土地主要用于种植蔬果、养殖家禽家畜等生产生活用途。
3. 周边适度土地。周边适度土地是指与宅基地之间距离适中,不影响邻里关系的土地。这部分土地主要用于种植观赏植物、户外休闲等用途。
4. 公共设施用地。根据相关规定,宅基地周边需要设立公共设施,如水电站、道路、桥梁、公园等,这些设施所用的土地也应纳入宅基地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的范围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超出规定面积,也不得侵占他人土地。同时,宅基地的使用权应符合相关法律要求,如不得倒卖、转让、出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