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农村集体土地上享有的居住用地,并且不得出租、出售或者抵押。它是中国特有的土地制度,被视为维护农村稳定、保障农民生计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
怎样才算农村宅基地呢?首先,农村宅基地是集体土地上划拨给农村居民个人或家庭使用的土地,它的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其次,农村宅基地主要用于居住,不得用于经商、经营等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再次,农村宅基地的面积应当与家庭人口数、生产生活需要相适应,原则上不得超过500平方米。最后,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等行为受到严格限制,不得挪作他用。
除了以上几点,农村宅基地使用还有一些地方性的规定和限制,如有些地方规定宅基地必须与居民家庭住房建在一起,有些地方规定宅基地仅限于原始的耕地和林地等。总之,要符合农村宅基地的定义,必须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划拨给农村居民个人或家庭使用的土地,主要用于居住,不得出租、出售或抵押,并且需要遵守地方性的规定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