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对国家财政和社会信誉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觑。因此,对于挪用公款的罪犯,必须依法予以惩治。针对挪用公款1年的罪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应根据量刑标准进行量刑。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1年的罪犯应被判处相应的刑罚,并赔偿挪用的款项。具体的量刑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金额大小:挪用公款的数额越大,其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也越大,量刑应适当加重。
2. 犯罪情节:挪用公款的方式和手段不同,造成的后果和危害也不同。如果是通过虚假申报、冒领等手段挪用公款,或者挪用公款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其罪行应予以严厉惩处。
3. 自首情况:如果挪用公款的罪犯能够及时自首,认罪悔罪并积极赔偿挪用的款项,可以从轻处罚。
4. 犯罪前科:如果挪用公款的罪犯有犯罪前科,其犯罪性质更加严重,应加重处罚。
基于上述量刑标准,挪用公款1年的罪犯应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罚款。具体量刑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但其罪行危害的性质和社会影响应成为法院量刑的主要考虑因素。总之,量刑应当科学合理,符合法律规定并体现法律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