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离婚过程中达成的协议,若已经签署并生效,双方应严格履行协议条款。但在某些情况下,一方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而想要修改或撤销协议,从而引起对方不满,甚至可能造成法律纠纷。因此,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应仔细考虑协议内容,确保一旦签署,就要全力履行协议。
如果离婚协议已经签字并生效,一般来说,双方应当按照协议内容执行。如果一方发现协议中的某些条款存在不公平或不妥之处,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进行协商解决。如果无法达成一致,那么就需要寻求司法解决。
但是,在离婚协议签字后起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是否存在协议违约行为。如果离婚协议的条款与双方的实际情况相符,且没有发生协议违约,那么另一方不应该起诉。
2.是否存在重大变化。如果离婚协议签署后,双方的家庭和经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一方因为疾病或失业等原因无法履行协议,或者协议中涉及到的子女抚养费、财产分配等事项需要调整,可以提出变更协议的请求。
3.行为是否在法律范围之外。如果离婚协议已经存在,而另一方想要重新协商要求修改协议,可能会引起争议。如果一方的行为违反了协议条款,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离婚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双方对分割财产、抚养子女等事项的约定,在签署协议时应该慎重考虑,必须全力履行协议。如协议中确有不妥之处,必须及时与另一方协商解决,避免因签署协议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如果一旦发生争议,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机构的帮助,解决问题,尽早结束恶劣的争斗,回归平静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