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协议是离婚程序的一部分,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达成,也可以在离婚诉讼之外自愿达成。离婚协议中的内容包括赡养费、财产分割、债务清偿等方面的约定。离婚协议在法律上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其产生的效力时间和力度都与不同情况有关。
当离婚双方在离婚信息登记后达成协议,一般来说离婚协议是产生法律效力的,并且离婚协议与判决书的效力是相同的,可以作为证据进行维权。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可能会受到限制。
首先,在离婚诉讼中,如果离婚的原因涉及到违反婚姻法规定的情况,如家暴、出轨、酗酒等等,离婚协议可能会失去效力,因为这些行为是违法行为,在法律上无法得到保护。
其次,在离婚前,双方或者一方有可能在离婚协议上强迫另一方签署,并且在离婚协议中约定的内容不公平或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离婚协议可能会被撤销或废止,因为其合同基础可能被认为是存在缺陷的。
总的来说,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是有一定的保障的,但是在具体争议中,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其效力的合法性。因此,在达成离婚协议的过程中,双方应该慎重考虑每一个条款,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