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指的是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将公共财产以自己或者其他人名义侵吞、挪用、私分等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影响极为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被害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救济:
1.报警立案:被害单位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侦查和追究责任人刑事责任。
2.民事诉讼:被害单位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被侵吞的公款,并要求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行政救济:被害单位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依法追责、返还被侵吞公款,并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4.协商调解:被害单位可以与责任人或者其代理人进行协商谈判,通过调解的方式挽回损失,达成和解协议。
5.其他救济措施:被害单位还可以通过向监督机构或者社会各方面反映问题,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维护自身权益。
总之,面对挪用公款这种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被害单位应该保持冷静,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