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如果被发现,将会面临刑事责任。那么,挪用公款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1.内部审计
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都会有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对各项收支进行审计,包括公款的使用情况。如果出现挪用公款的情况,内部审计机构将会检查账目,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上级机构。
2.财务稽核
财务稽核是对企业或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发现问题后上报上级机构。财务稽核的结果对于单位的财务管理和风险评估非常有帮助。
3.公众举报
如果有人怀疑某个政府机构或单位存在挪用公款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并提供证据。举报机构将会对相关人员和账目进行调查,如果发现问题,将采取相应的措施。
4.司法机关调查
当公众举报无果时,司法机关会介入调查,并且会协调相关部门,如银行等,收集相关证据,依法进行调查,如果发现挪用公款行为,将会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挪用公款是不被允许的行为,如果发现此类问题,有关部门将会介入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防止挪用公款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