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农村宅基地的判刑标准会因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具体来说,以下是可能的判刑情形:
1. 若买卖双方均属于正常情况下的民间交易,没有发生暴力、威胁、欺诈等行为,那么一般很难以定罪。因为在目前的农村宅基地政策下,该地是农户的永久产权,虽然不能转让,但可以作为贷款的抵押等。
2. 若卖方没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权,或者卖房过户时篡改土地权证、产权证或其他合法文件,或者以造假的方式取得购房者的信任,使其以低价购买基地,严重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那么卖方有可能会被依照民间侵权行为适用刑法的相关规定,处以行政拘留、罚款等轻微处罚。
3. 若买方与卖方对宅基地的使用权进行交易,那么涉及到宅基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不得买卖的问题,因此按照宅基地法的规定,买卖宅基地行为构成违法行为,双方将会受到一定的行政处罚。
4. 若买卖双方以非法手段取得宅基地,比如贿赂,那么将受到刑事追究,依据中国刑法进行处理,可能面临刑期、罚款等处罚。
总之,在农村宅基地购买和出售的过程中,买卖双方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并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严重的甚至会涉及刑期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