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侵吞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可能会被判处死刑。不过,具体是否会被判死刑取决于几个因素。
首先,挪用公款的数额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说来,国家法律规定的数额超过500万元的情况下,最高刑罚为死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告人在审判中被判定挪用公款的数额为超过500万元,那么被判处死刑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其次,被告人的社会地位也很重要。由于挪用公款这个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政府公职人员或权力较大的人所犯罪,因此如果被告人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或者是一名高级官员,那么被判死刑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
除此之外,具体审判过程中对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和情节认定也非常重要。如果被告人能够认罪悔过并积极退还挪用公款,那么可能会减轻被判处死刑的可能性。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可能会导致被判处死刑。尤其是在挪用公款的数额超过500万元的情况下,要格外注意遵守法律规定,严格遵守职业道德,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