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用于居住和生产的土地,而这些土地都属于国家所有,是国家统一分配给农村居民的。在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居民组织使用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不能买卖、抵押和依法征收。居民个人承包、种植或者经营的土地,属于集体成员承包经营的土地,不能买卖、抵押和依法征收。”
因此,农村宅基地并不是自己的,只是居民在使用上的权利。这种权利包括了宅基地的使用、收益、继承和转让等。但这种权利也是有限制的,比如建造房屋时需要遵守相关规定,比如不得滥用耕地等。
在实践中,一些村民为了方便,将宅基地出租或者出售,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也违反了村民之间的约定。有些地方政府还规定,宅基地只能作为农户住房,不能用于扩大规模经营或者商业用途。这是为了保证宅基地的使用权益不被商业化和外部投资干扰。
因此,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益应该被保护,不应该被滥用和侵害。同时,要加强法律意识和宣传教育,让农民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遵守相关规定,促进乡村的稳定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