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谁争取到抚养权,孩子就跟谁姓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儿童抚养权纠纷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牵涉到家庭、个人利益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不能简单地以孩子姓氏是否变化来作为裁定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法律规定。按照我国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享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而未成年子女的姓名由父母协商确定。在离婚或家庭纠纷中,如何确定儿童的抚养权是法院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法院在判决时要基于实际的情况以及每个亲属的身份、父母的状况和能力、孩子的生活状况和意愿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虑做出判决。而孩子的姓氏并不是一个强制因素。
其次,我们需要理解文化习俗。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已经不再拘泥于姓氏的问题,但是在一些地区和家庭中,仍然存在着强烈的传统文化习俗观念。在这些地方,孩子的姓氏被看作是家族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通常会将孩子的姓氏和父母姓氏保持一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争取到了抚养权,也有可能要求孩子保留原姓氏。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孩子的安全和利益。无论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他们的首要责任都是保障孩子的安全、幸福和发展。如果儿童的抚养人存在不良行为或有危及孩子的可能性,就必须在法律框架下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孩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照料。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孩子的姓氏显然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孩子的姓氏可能需要作为裁定因素之一被考虑,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抚养权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应该优先考虑孩子的安全、利益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