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协议指的是夫妻在事实上并未分开生活,但以各种手段协议离婚,并通过虚假的方式办理离婚手续,以达到某种目的。这种做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被采用,例如在国外移民、财产转移等方面,但是这种做法是不被法律认可且存在很大的风险。
首先,假离婚协议有可能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在我国,离婚需要经过法律程序,需要在民政部门进行登记手续。若夫妻一方无法在法律上得到离婚,那么依然具有夫妻关系,随之而来的法律责任也应相应存在。因此,假离婚协议的存在很可能会造成法律问题。
其次,假离婚协议很难做到公正。离婚是一件关系到夫妻感情、家庭财产等多方面问题的事情,如果没有合法程序和程序要求,离婚最终的结果难以得到公正的保证。除此之外,夫妇之间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涉及到公正、公平、合理原则,这些原则又是依法保护的权益,如果没有法律手续的保护,可能会造成夫妻之间的不公正分配,甚至导致后续的法律纠纷。
最后,假离婚协议也存在风险。虽然取得离婚可以满足某种特殊需求,但是如果夫妻后来决定恢复夫妻关系或者离婚协议被揭穿等问题,将会有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风险。假离婚协议存在失信风险,可能引发权益纠纷甚至刑事问题,如果协议过程中一方使用欺骗、伪造等不正当手段,则会面临法律惩罚。
综上所述,假离婚协议并不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对于夫妻双方而言都存在极大的不利风险。离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家庭事件,需要依据法律程序和程序要求,由法律来规范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