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虽然法律规定一方提出离婚诉讼时,另一方可以请求分期付款,但是这并不是必须的。
首先,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签订分期协议,因此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协商结果自行决定是否签订分期协议。如果当事人有足够的储蓄或收入,也可以选择一次性支付离婚赔偿或分担财产。
其次,即使当事人选择签订分期协议,也应该注意协议的合法性和严谨性。分期协议需要明确约定分期金额、分期时间、利息、违约责任等条款,避免日后出现纠纷。
最后,如果当事人无法就分期协议达成一致,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分期赔偿,并明确分期金额和时间,并提醒当事人按照判决履行。
因此,虽然分期协议可以更好地照顾当事人的生活和经济状况,但并不是必须品,当事人应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并注意协议的合法性和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