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关孩子抚养权的法律规定是未成年子女处于监护人抚养状态下,直至18周岁;成年后作为公民独立自主。但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抚养问题通常是争议较大的问题。
理论上讲,孩子无论几岁都可以向法院提起抚养权纠纷。不过,实际上法院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以及抚养方案来判断孩子的抚养权是否合适。一般来说,孩子越小,需要父母照顾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孩子越小,抚养权的判决往往会偏向于母亲。而当孩子年龄较大时,法院会更加考虑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当然,在决定抚养权问题时,法院往往也会考虑父母的情况,除了孩子的意愿、发展需求等因素,也会因为父母的收入、居住条件、工作情况等因素,来做出最终决定。
总结起来,孩子要抚养权的年龄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主要是看孩子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但是,无论什么年龄,孩子的利益都应该始终是最优先考虑的。在抚养权的争议中,除了法律规定,父母双方也应该积极协商,以达成对孩子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