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指的是利用担任公职人员的职权或者职务便利,将公共财物非法侵占、占有、使用、转移或者贪污的行为。这是一种严重的经济行为犯罪,严重威胁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需要得到有效地打击和惩治。
根据中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行为的犯罪情形取决于涉案金额的大小。如果涉案金额在1万元以下,那么将被视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高处以10日以下拘留,并处以罚款;如果涉案金额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则构成贪污罪,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而涉案金额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则构成贪污罪和持有赃物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涉案金额达到了100万元以上,那么就构成特别重大的贪污罪,属于大案要案,可以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甚至是死刑。
以上标准是根据中国当前国情所规定,实际上不同国家的惯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无论是哪个国家,挪用公款都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只有通过严格的打击和惩治,才能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