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是指在城市建设、城市改建或者城市修缮等项目进行中,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为了推进项目的进程,向民众发出拆迁通知,进而需要居民进行协商与签署的协议文书。一份有效的拆迁协议是合法的、严谨的法律文件,可以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那么拆迁协议到底怎样算证据?
首先,拆迁协议是一种书面协议,其与其他书面协议一样,都可以作为证据。如果拆迁协议在诉讼过程中需要被作为证据使用,拆迁协议的原件应该是最具法律效力的证据。如果在原件找不到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副本作为证据,但需要确保这份副本的来源方可信,且具备与原件完全一致的内容。
其次,拆迁协议签署前的通知也可以作为证据。在拆迁协议签署之前,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通常会向居民发送相关的通知,通知中会详细说明拆迁的理由、标准、时间等信息,因此这份通知也很有可能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通知并不具备判决力,仅能作为佐证材料。
最后,拆迁协议签署后的相关证人证言也可能成为证据。如果争议的是拆迁协议的有效性或者签署过程的合法性,相关的证人会对案件的解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证人证言能够协助法庭制定更为准确的判决,但需要强调的是,证人证言的可信度需要充分考虑以及充分严格的证明程序。
综上所述,拆迁协议可以作为诉讼过程中的证据之一,不管是协议本身还是它所蕴含的内容,还是签署前的通知、签署后相关证人证言等都可以作为有效的佐证材料。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证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并在充分严格的证明程序的指导下去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