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项违反法律的罪行,对于该行为的定罪和定罪程度,主要取决于被挪用的公共财产的数额、被挪用公款的目的和用途、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是否存在退赔行为等因素。
在本案中,行为人挪用了7万元公款,如果被认定犯有挪用公款的罪行,通常应属于轻微的刑事犯罪,且刑期通常不会很长。对于此类罪犯,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可以处以拘役、有期徒刑或罚金等多种刑罚。
具体的刑罚决定还需要考虑该行为人的主观恶意、具体用途、是否退还等情况。如果被挪用财产的性质较轻,且行为人立即退还了7万元,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较小,一般情况下可以考虑轻判或免刑。如果挪用公款是明显的非法行为,且行为人有明确的违法目的,会触犯我国的有关刑法,可能最低要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等刑罚。
总之,对于挪用公款的定罪定罚,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具体情况。同时,对于公款的挪用行为的严厉打击,有助于维护公共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可以对整个社会形成良性的震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