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在婚前或婚后协商签订的一份协议,规定夫妻在婚姻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归属和分配方式。在离婚时,这份协议将对财产分配产生很大的影响。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在中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财产制度是“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也就是说,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下,婚姻期间所得财产、婚姻期间共同还贷的房屋、车辆等财产,以及婚姻期间共同养育的子女所得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均分配。而在婚内财产协议中,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自行确定财产归属和分配方式,从而避免离婚时在财产分配上发生争执。
其次,在离婚时,如果夫妻双方的婚内财产协议对于财产分配没有具体的规定,法院将会按照婚姻法和相关法规进行分配。在分配时,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车辆等财产应当平均分配,而其他财产则应按照夫妻双方各自的财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婚内财产协议违反了法律规定或者公序良俗,法院将会不予认可。因此,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夫妻双方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利益,同时也需要遵守法律规定和道德底线。
总的来说,在离婚时,婚内财产协议对于财产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夫妻双方应当在婚姻期间就制定好协议,避免在离婚时发生纠纷,从而减少财产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