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是指离婚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离婚协议并签署离婚协议书,以达成离婚的一种方式。协议离婚中离婚双方会根据法律规定,协商解决离婚涉及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等问题。那么,协议离婚财产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协议离婚具有法律效力是需要符合某些法律规定的。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因家庭矛盾不能继续共同生活,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离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其协议书应当由双方当事人签署,并由夫妻双方及其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组织见证,实际操作可能还包括公证等手续。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协议离婚,才能具备法律效力。
其次,协议离婚中的财产分割协议,也需要符合《婚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并协商解决财产分割问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其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双方在协议财产分割中涉及到了未经过认证的财产,或者未属于该婚姻关系下的财产,或者包含类似于强制性条款的内容,则该协议将被视为无效。
总之,协议离婚具有法律效力是需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双方在签署协议前,应该了解相关法律条款,以确保其签署的协议具备法律效力。在协议离婚中,财产分割协议的具体解决应该尽量符合法律规定,以避免无效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