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管教和照顾的权利和义务。在中国,抚养权的主要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子女自出生起就享有父母的抚养权和教育权。父母离婚后,应当由儿童父母协商一致,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子女的实际需要,决定由哪一方行使抚养权。如果父母协商不成,法院将根据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判断抚养权的归属。
在实际操作中,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通常由父母或监护人行使,直到未成年子女成年或者经过法定程序宣告成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子女在未满18周岁之前,都应该由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代表行使抚养权和教育权。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未成年子女达到18周岁后,行使抚养权的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未成年子女因疾病、残疾等原因需要监护,可以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代表继续行使抚养权;如果未成年子女已婚或者已成年但生活困难,也可以要求父母或者其他亲属行使抚养权。
总之,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父母和监护人一起负起责任。直到未成年子女完全成年,行使抚养权的责任才会完全落在他们自己的肩上。所以,父母和监护人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和需要,切实履行抚养责任,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权益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