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攀升,许多夫妻出于各种原因考虑到假离婚。所谓假离婚,就是夫妻双方协商并签署一份离婚协议,将自己长期并不具体实施的离婚计划先行制定出来,然后进行“骗离婚”的过程,以便达到各自目的的不正当行为。
在许多假离婚的情况下,离婚双方一旦达成协议,就基本上解除了婚姻关系。但是,由于离婚协议的真实性以及法律的相关规定,假离婚并不会真的让离婚双方完全自由,也容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
第一,离婚协议制定的合法性仍然需要经过法院的合法认定,若双方的离婚协议与法律上的规定不符,就无法认定离婚,夫妻关系仍然得以维持。
第二,一旦公安机关确认了假离婚的事实,就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甚至面临刑事责任。
第三,假离婚也有可能带来家庭财产和抚养权等方面的争议,如双方对财产分割的意见不一致,抚养孩子的问题等,一方可能会因为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起诉离婚,给家庭法庭带来诸多麻烦。
综上所述,假离婚虽然可以暂时达到离婚的目的,但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因此,如果在不清楚离婚的目的或相关法律规定时,不要轻易考虑假离婚,应该首先咨询专业的律师,并注意科学并合法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