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和受贿都是犯罪行为,都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它们的严重程度是相对的。但就法律判罚来说,挪用公款的罪名较重,判刑也较重。
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趁职务之便,将本应用于公共事务的国家资金、企事业单位的资产或个人资产,占炉为己或非法转移、使用、挪借、担保,或是谎报虚列账目,使公共财产受到损失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贪污罪中的一种,社会影响较大。
受贿是指公职人员或非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或从事经营活动中,接受他人非法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以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一般是指职务犯罪中的一种,但在非职务犯罪中也可适用。
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都要大于受贿罪。挪用公款违背了公职人员的法定职责和公正廉洁的要求,本质上是违法占有国家和公民的财产,严重损害了国家、社会、群众利益。而受贿行为虽然也会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但其主要影响对象为个人,而挪用公款的影响对象则是整个社会。
在判罚上,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受贿罪的最高刑罚为死刑。这说明了挪用公款罪的罪行严重程度较大。
综上所述,虽然挪用公款和受贿都是犯罪行为,但从直观上看,虽然受贿罪在法律条文上可能和挪用公款罪同等严重,但挪用公款危害的范围更广,危害更大,犯罪成员所占用的资金更加庞大。因此,综合判定,挪用公款罪应该是比受贿罪更加严重的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