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公摊系数是指安置房项目中为了满足业主共同使用的部分,如公共楼道、电梯、消防通道等,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后分摊在每个业主的房屋面积中的一种计算方式。一般来说,拆迁安置房公摊系数会比普通商品房高一些,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拆迁安置房的投资是由政府出资的,而且主要是用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因此公共设施的建设是重点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住宅小区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业主的需要,公共设施规划和建设变得更加复杂和精细化。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所以公摊面积比例会相应增加。
其次,拆迁安置房的业主大多是原先在拆迁区域内居住的居民,他们的住房条件可能并不是很好,甚至有些是在公共房屋中居住。为了让新的住宅区在公共设施方面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政府会加大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力度,因此公摊面积比例会相应增加。
最后,拆迁安置房居住人口更加密集,公共设施的需求更加旺盛。例如,每个居民都有可能在同一时间使用电梯或走楼梯,或者需要同时使用消防通道等设施,这些都需要有足够的公共设施来保障每个业主的权利和需求。为了保障公共设施的供给,公摊面积比例会相应增加。
总之,拆迁安置房公摊系数高并不是因为政府或开发商想占用业主的利益,而是基于规模、需求和投入等方面的考量而做出的计算。当然,业主也可以在选房时认真查看相关信息,选择自己满意的房屋和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