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夫妻双方需要进行财产的分割,而财产补充协议则是夫妻离婚后协商达成的一种规定财产分割清单的形式。此类协议的效力要根据具体的法律法规以及协议的约定来确定。
首先,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夫妻离婚后应当协商一致,同时符合法律规定,达成离婚协议。而在离婚协议中约定财产分割情况,且经过公证或人民法院确认的,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按照协议执行。因此,如果离婚后双方达成的财产补充协议符合法律规定,且经过公证或人民法院确认,则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要想财产补充协议具有法律效力,需要考虑协议的合法性、合理性、自愿性以及无违法情形。如果财产补充协议中的约定违反法律规定,或是存在欺诈、强迫、恶意串通等违法情形,则该协议是无效的。
最后,双方应当在签署财产补充协议之前,充分了解该协议的内容和含义,确保协议是自愿达成,不受任何形式的不当干扰。否则,如果某一方因为被迫或误解等原因签署了财产补充协议,该协议也是无效的。
综上所述,离婚后财产补充协议的效力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双方的自愿原则,并通过公证或人民法院确认。因此,离婚后双方应当谨慎协商并签署财产分割协议,以免后续出现争议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