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权协议拆迁的。首先,拆迁是指政府依照法律程序,为了公共利益目的而强制安置、转移或清除低效地区的住房。政府在拆迁时,需要保障公共利益,如基建等重大民生工程的建设需要,同时需要确保拆迁程序合法,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因此拆迁必须经过合法、公开、透明的程序,确保拆迁补偿及其他相关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尽量减少对被拆迁人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政府有权协议拆迁的依据主要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政府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协议拆迁房屋,但必须要求和被征收人签订补偿协议。补偿是必不可少的,而拆迁的补偿应该包括被征收人住房、搬迁费、临时安置费、过渡期租金等方面。
不过,由于协议拆迁涉及到拆迁范围、拆迁补偿、政府与被拆迁人之间的谈判协商等方面,容易引起各种纠纷。因此,政府应该容易处理好拆迁纠纷,提高拆迁程序的公开透明性,确保被征收人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来规范协议拆迁的程序,完善相关机制,确保合法、公开、透明和有序的拆迁程序,促进城市化和基建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