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本质上是政府用于解决城市拆迁过程中被强制迫迁的居民临时居住的公共设施,旨在为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它们通常建造在那些原本为居民居住的地方周围,在迫迁的过程中,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必须给予合理的拆迁补偿,包括拆迁费、安置房等等,以保障强拆居民的合法权益。
然而,在实际的情况中,一些拆迁安置房被卖给了中间商或私人,之后成为了二手房,衍生了许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监管,这使得中间商利用拆迁安置房赚取暴利成为了可能,原本意义上的公共设施被商人们趁机变为商业手段,牟利不断。
另外,还有一些拆迁安置房跟普及的商品房一样,可以弹性购买,即不一定要卖给符合拆迁补偿的迁居户,而可以卖给任何有购房资质的人。这就使得一些购买安置房的人不再是原本的迁居户了,他们并不是真正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而购买,而仅仅是看中了低价的优惠成为了投资者的其中一份子。
总的来说,政府还需要加强拆迁安置房的监管,制定出更严格的政策,确保居民的权益,并有力遏制拆迁安置房成为投机盈利的源泉。同时,也需要推进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增加市场供给,充分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从而减少拆迁安置房流向二手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