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顾名思义,是指用于解决房屋拆迁问题的一种协议合同,一般由拆迁方和受拆迁方签署。在拆迁协议中,通常会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拆迁的时间、赔偿标准、居住安置等方面的问题。那么,拆迁协议签了之后,能有多久呢?
一般来说,拆迁协议签订之后,拆迁方会尽快进行拆迁工作,而受拆迁方则要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内搬离。因此,签订拆迁协议的时间和受拆迁方能够居住在原住房的时间长度没有直接关系。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拆迁协议是有期限的,一般来说,在协议中会规定双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能达成协议或者未能达成协议所约定的义务,拆迁方有可能会采取强制拆迁的措施。
有些地方对拆迁协议的期限也有具体的规定。例如,北京市在《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后,拆迁企业应在45个工作日内实行拆迁,逾期未实施的,每日按照协议约定拆迁补偿金额的百分之一进行赔偿。
所以,拆迁协议签了之后,能居住在原住房的时间是与协议内容和双方的履行情况有关的。如果想让自己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建议在签订协议之前充分了解拆迁政策和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谨慎选择拆迁协议的签署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