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指离婚双方在离婚过程中达成的一份协议,主要包括财产分配、子女抚养、赡养协议等方面。对于离婚协议中的债务部分,其法律生效性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如果离婚协议中涉及到的债务是双方共同承担的债务,那么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是有保障的。因为不管是夫妻关系还是离婚后,双方都应当按照约定承担各自的债务责任,此时离婚协议中的债务约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其次,如果离婚协议中约定的债务是由一方承担的,则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评估。如果债务是由婚前或者婚后一方名下的个人债务,那么个人债务是应当由该方个人承担还清的。这种情况下,离婚协议虽然有约定,但法律权利和义务依然是由该方拥有的。
最后,如果离婚协议中涉及的债务属于恶意欠债行为,则离婚协议的约定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因为恶意欠债行为是违反了法律的,离婚协议的约定是不会得到法律保障的。
总之,在确定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时,关键在于看离婚协议中约定的债务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约定才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