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时财产分割是夫妻离婚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我国法律中,离婚时财产分割原则上应当按照“平等分割、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但具体实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首先,夫妻离婚时需要明确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共同财产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取得的房屋、汽车、存款、股票、基金等财产。个人财产是指离婚时,某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独立取得的财产,如继承财产、赠与财产、劳动者的工资等。
其次,对于共同财产的分割,应根据双方在婚姻中付出的贡献进行分配。例如,如果一方一直在家照顾家庭而没有工作,那么在财产分配时应给予适当补偿。此外,对于债务也需要采取公平合理原则进行分配。
最后,对于夫妻离婚协议书的具体内容,应该由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在离婚协议书中写明,如有较大财产或涉及房产的,可以在离婚协议中注明房产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划分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书一经签约,就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书前,应认真审慎考虑,避免后悔。如果离婚协议书中有不合法、不合理的条款,应当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