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及其集体成员在农村宅基地上建造住房的土地。而农村宅基地的办证包括宅基地使用证和宅基地房屋权属证明。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农村宅基地办证的政策。
一、宅基地使用证
在获得农村宅基地时,农村居民应该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利和使用证。根据中国《物权法》的规定,土地使用证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产权证。因此,持有宅基地使用证的农村居民可以在其宅基地上建造住房,并在其宅基地上享有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目前,农村宅基地的使用证办理适用《农村宅基地条例》的规定,其主要程序如下:
1、申请人应当向乡(镇)政府宅基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提交以下资料:土地证、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宅基地使用申请、建房图纸以及规划审查证明、身份证、户口薄。
2、宅基地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后,对宅基地进行勘查、测绘和估价。
3、通过勘查、测绘和估价,确认申请人的宅基地使用权,颁发宅基地使用证。
4、购买完土地后,还要将申请人购买土地的搜索证书等有关资料交至宅基地管理部门,做好宅基地建设的备案。
二、宅基地房屋权属证明
在完成宅基地使用证后,农村居民还需要办理宅基地房屋权属证明。根据当前国家的规定,农村居民应该获得房屋的所有权,而该所有权应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权利。农村居民持有宅基地房屋权属证明,就能够合法地拥有自己的住房和土地,享受农村改革和建设带来的各种福利政策。
农村宅基地房屋权属证明的办理,需要申请人向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提交相关信息,并提出书面申请。在申请完成后,相关部门将派出人员进行核查,确定农村居民所持有的宅基地和房屋的所有权,最终颁发宅基地房屋权属证明。
在办理农村宅基地证件过程中,申请人需要遵循规章制度,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件证明,如此方可合法完成办证手续。在日后的使用中,申请人更应当学会保护自己的宅基地和房屋权益,避免因为不慎而丧失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