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更新和改造的过程中,拆迁协议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拆迁协议是拆迁双方在合法前提下达成的一项依法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是维护双方利益平衡的基础。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拆迁协议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过低的物价赔偿、不合理的居住安置、违法的强制拆迁等。在这种情况下,拆迁协议是可以解除的。
首先,在法律上,拆迁方和被拆迁方在签署协议时须遵循公平的原则,以维护双方的利益平衡。如果拆迁协议存在不公平的情况,例如被拆迁方的车辆等财产未得到充分的赔偿和安置,或在拆迁后未能获得适当的生活配套设施,这样的协议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解除的。
其次,如果拆迁方存在强迫拆迁、跟某些利益团体勾结,或是企图以低廉价格购买拆迁方的房产等不正当行为,被拆迁方有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拆迁方向自己支付违约金并撤销协议。
此外,拆迁方在实施拆迁过程中应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履行好相关程序和义务,如居住安置方案的制订及执行、拆迁安全措施的落实等。如果拆迁方未能执行法律规定和承诺的相关义务,被拆迁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除协议并向拆迁方提起赔偿及其它法律讼求。
总之,拆迁协议是合法的法律文书,但并不意味着当中的各项条款都是合理的。如果拆迁协议存在不合理之处,被拆迁方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解除。同时,建议被拆迁方在签署协议前,对其中的各项条款进行充分的审慎考虑,以免因为盲目容忍而损害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