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就常见的财产或债务分配、子女抚养等事项达成共识的书面协议。一般来说,离婚协议可以免除一方债务,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首先,如果该债务是属于个人债务,即债务人是具体的个人,那么该债务的承担方一般是由借款人或担保人来承担。如果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了一方被免除承担该个人债务,那么该约定是有效的。
其次,如果该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即婚姻期间共同借款或签署了担保协议等,那么离婚协议中的约定就需要考虑到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期间借款、担保所承担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平均分配。因此,离婚协议中约定一方免除承担共同债务的约定,需要考虑到对另一方利益的影响,是否符合公平、合法的原则。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虽然是夫妻自主达成的协议,但其是否有效还需要符合《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离婚协议中所涉及的债务免除的约定,需要满足《合同法》的基本要素,即真实意思表示、合法形式和合法目的等。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中免除一方债务的约定是可以存在的,但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合法有效的离婚协议,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