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在农村居民点周围或较为便利的耕地、林地、荒野等土地上,依法为农村居民配备的连片或零散的集体用地,是农村居民基本住房用地。由于农村宅基地建房涉及土地利用、建筑安全、生态环保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农村宅基地建房进行监管。
一、加强土地利用监管,严防乱建乱占。应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规划体系,严格控制宅基地总量和单户配建面积。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监测和管理,避免宅基地被违法占用和盲目扩张。
二、加强建筑安全监管。农村宅基地建房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对未经审批建房和建设违法的要依法进行拆除。同时,应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监管,确保建筑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三、加强生态环保监管。农村宅基地建房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建房造成的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总之,要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建房监管机制,做好农村宅基地建房的规划、管理、监管工作,落实“谁违法,谁受罚”原则,严厉打击违法占用、乱建乱占等行为,确保农村宅基地建房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