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在担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时,将托管使用的国家资金或公共财产以个人名义占有使用或非法运用的行为。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国家法律是严惩不贷的。具体到本题中,挪用公款120万元,肯定会面临相关法律的制裁。
首先,挪用公款是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情节恶劣的可能被认定为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公职人员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挪用,数额较大的,情节较重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的,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本题中,挪用公款120万元,数额较大,涉及数额巨大的门槛还未达到,但如果情节恶劣,则有可能被认定为犯罪。因此,刑期的判定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有主观故意、是否涉及他人利益、是否存在挽回损失的可能等综合考虑。
总体来说,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而如何判定刑期,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针对该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