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离婚协议是指离婚双方就离婚时,双方达成一致并签署的书面协议,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是,离婚协议并不是最终离婚的判决文书,因此存在上诉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离婚协议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包括必要的调解,并已经司法机关审查和确认无效行为或者无效协议的。如果离婚协议未经人民法院验证或批准,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该协议虽然有约定但不能免除法律责任,同时也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只有经过人民法院的确认或批准后,离婚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并可以执行。
如果双方对离婚协议不满意,或者认为法律程序不当,可以在审理结束后的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将会重新审核离婚协议及其相关材料,并作出新的决定。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诉期内不得执行离婚协议,只有在上诉期结束、且上级法院对离婚协议作出新的确认或批准后,才能执行离婚协议。
总之,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双方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人民法院将重新审核离婚协议及其相关材料,并作出新的决定。因此,建议在离婚协议的签署过程中,双方一定要明确协议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严格依照程序办理。如果产生争议,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免加剧纠纷,损害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