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人口指的是因城市建设需要而被强制拆迁并安置在新的住房中的居民。这类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得到相应的补偿。
在我国,对拆迁安置人口的补偿政策已经相对完善,其中包括房屋、家庭财产、临时生活费等方面的补偿。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房屋补偿是影响拆迁安置人口受益最为显著的方面。
在房屋补偿中,除了按照市场价值赔偿外,还存在一种“差价补偿”制度,即当新房比原房贵时,政府会补偿原住户多出部分的钱款。例如,原住户的房子市场价值为100万,新房价值为120万,那么政府会给予原住户20万的差价补偿。
不过,是否需要补差价并不是绝对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因公共利益需要拆迁的民房,政府会根据征收拆迁标准价格对房屋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支付相应的补偿款项。如果新房的价格高于原价,政府不必为此另外支付差价补偿,因为原住户在市场上已经获得了同等财产的增值收益。
总的来说,拆迁安置的补偿政策是包括差价补偿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以确保被拆迁的居民在生活和财产上得到合理的保护。差价补偿在实践中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更满意的补偿,但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过分夸大补偿范围,否则会对拆迁和补偿工作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