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供农民居住、生产生活等需要而划拨给农民个人或家庭使用的土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乡村四面房”。与城市房产不同的是,农村宅基地的继承有其特殊性,需要遵循一些规定和规范。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宅基地属于“非农村居民家庭财产”,即只能由农村居民家庭继承。因此,如果兄弟俩的父母是农村居民,那么他们可以继承父母的宅基地;如果父母不是农村居民,他们则不能继承宅基地。
其次,在继承宅基地时,需要遵守当地村规民约、地方政策等法规,并按照流传的习俗来进行分配。例如,有些村子是先分给长子,再分给次子,以此类推;而有些村子则是平均分配,每个子女都能获得平等的份额,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最后,在继承宅基地时还需要考虑到土地的规划和用途等问题。有的地区规定宅基地只能用于自己居住,不能进行其他的商业用途;而有的地区则规定可以在宅基地上建房出租来获得收益。因此,在继承宅基地时需要了解当地的土地规划和用途政策,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总之,农村宅基地的继承需要遵循一些规定和法律,只有符合相关要求的人才能继承。同时,对于宅基地的使用和规划,也需要了解当地政策和习俗,遵循相关规定和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