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会造成财政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监事、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或者非法占有公款的行为,情节较轻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通常情况下,挪用公款8万属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在处理时将根据当事人的背景、挪用公款的具体情节、是否追缴了挪用的款项及赔偿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从而决定判决结果。像此类刑事案件,需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不一定循规蹈矩,所以最终的判刑结果不同也是非常正常的。
除了刑事责任外,还将受到党纪政纪责任的追究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工作职务。所以,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我们应该提高法制意识,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并且做到诚信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免自身受到损失。同时,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监管,切实打造一种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