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离婚协议的具体过程是指由离婚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包括分财产、抚养子女等,最后签订达成一致的文件。在有些情况下,离婚协议需要证明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进行公证。
公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证明方式,具有法定效力。公证人是根据法律规定接受全民公开选举的政府工作人员、公证机构工作人员或律师。公证人可以对协议的真实情况进行核实,确保其不受欺诈、强迫等违反法律原则的影响,并签署公证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在离婚诉讼过程中提出协议书的,应当书面陈述其合法性,并提交协议书原件或副本。如果协议涉及到财产或子女抚养问题,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公证证明其真实性。
因此,如果离婚协议需要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和执行,就需要进行公证。公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确保离婚协议能够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给双方当事人带来法律上的保障。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在法律上需要公证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当事人需要在法院上进行离婚诉讼,或需证明协议的合法性、真实性等。只有经过公证后的离婚协议才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