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在解除婚姻关系时达成的一份书面协议,包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婚姻债务等方面的规定。离婚协议的真实性是离婚合法有效的基础,假的离婚协议将可能导致相关法律风险,下面介绍几种可能导致离婚协议假的情形。
1.未经真实意愿达成离婚协议。
离婚协议代表了离婚双方的真实意愿和达成协议的真实过程。如果其中一方在协议过程中受到强制、威胁、欺骗等不正当行为,导致达成协议的真实意愿被扭曲,就可能导致离婚协议假的情形。
2.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规定。
离婚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不得违反中国的法律法规。如果离婚协议中的内容与法律相冲突,势必导致该离婚协议失效。
3.协议未经法律程序确认。
离婚协议在签署后,需要通过司法程序进行确认,进而使其成为有效的法律文件。如果离婚协议未经法律程序确认,它将失去法律效力,也就成为一份“假”的离婚协议。
4.未如实申报财产情况。
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是涉及最凶猛的一道坎,双方如果在协议中未如实申报个人财产情况,或者存在其他损害对方权益的不正当行为,就可能导致离婚协议的真实性产生质疑,甚至会在法律程序中被认为是假的离婚协议。
在正确认识离婚协议的重要性之前,对于丧失婚姻双方关系而必须面对的婚姻解体问题,双方需要认真对待和理性面对,最终达成真正的共识,制定出符合法律规定的离婚协议。同时,在离婚协议的撰写和签署过程中,双方应当认真琢磨,并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协议的真实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