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后离婚协议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通常来说,离婚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一般在离婚诉讼的前期或中期就已经达成,并在离婚判决中作为重要证据使用。离婚协议包括夫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探视权、赡养等方面的协议。
如果夫妻达成离婚协议,在离婚诉讼中确定,法院会转化为判决,并作为判决的一部分实施。这种情况下,双方对离婚协议有明确的认可和承认,可视为有效的协议。
然而,如果双方不能达成离婚协议,可能需要诉讼,等待法院的判决。如果在此过程中,双方还是达成了协议,这种情况下,需要看这个协议是否被纳入法院的判决。如果是,那么这个协议仍然有效。但如果没有纳入判决或判决出来差异较大,那么这个协议可能无法执行或者需要重新协商。
另外,如果离婚协议涉及到不当约定或虚假状况,或者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双方中有一方存在未成年或精神疾病等情况,那么这个协议也可能是无效的。
因此,起诉后的离婚协议是否有效,需要看具体情况和法院的裁定结果。建议在达成协议时,要注意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免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